2007年4月13日 星期五

國期中-散文-回憶與思念相伴

有人說思念有方向,也有人說思念有重量,更有人說思念有味道!



但對一個不知道思念是為何物的矇懂小孩來說,思念,只是一個在課堂上才會觸碰到的一個詞兒!



直到現在,大了,懂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苦處。漸漸的,喜歡上回憶當初無憂無慮的日子。殊不知在回憶中的過程,思念一直相伴而行!



記得小時候,活動的範圍不出家裡方圓一公里外。雖然我不是在那地方土生,但我確實是在那兒土長。在那兒是在南投裡一個叫做國姓的鄉村。



在記憶中,家裡後面是一大塊種植破布仔的田地,也是我小時候的遊樂場所。對那時的我來說,在破布仔的樹下穿梭,在樹林裡遊戲,就是最深的探索,最大的快樂。



記得有一次,我在無意間發現了屋子後面的那珠破布仔上有個鳥巢。目光隨著彎曲的樹幹慢慢的向上攀爬,後來我的身體隨著目光順著那彎曲的樹幹向上攀爬。也難怪會有人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那時的我,一心向著那個鳥巢,花了多少時間,爬了多少高度,費了多少力氣,也沒有那麼放在心上。當我爬到了與那鳥巢相距不及一尺時,天色變的昏暗,身體卡在樹上,手腳感到酸軟,我才知道,我花了多久,爬的多高,用了多少的力氣。在一情急之下,手忙腳亂的亂攀亂爬,可是畢竟還是害怕高度,再怎麼攀怎麼爬,只上不下。上層的樹枝越來越細,我還是在上面亂移亂跳。突然,腳下的樹枝斷了,我一聲驚呼,向下沈了一段,卡在較粗的樹枝上。在這麼一驚之下,我不住的放聲大哭,哭的爸爸跑了出來,他依舊穿著他的工作服,白內衣跟一件破舊的西裝褲。一看到爸爸,眼淚更是收縮不住。爸爸也爬了上來,我感覺到整棵樹都在晃動,爸爸抱住了我,反身爬下樹。當爸爸把我放下,我沒再哭了,雙腳踩在地上的感覺真的很好,爸爸彎下腰,幫我擦了擦眼淚,告誡下次別再亂跑。突然有一滴水滴到嘴裡,好鹹,是爸爸的汗水。



後來,漸漸的長大了,雖然屋後的破布仔田還在,但我活動的地點,已經從屋後的破布仔田轉移到附近的一塊建築空地。



建築空地那邊大概離家裡約步行五分鐘的距離,上了小學後,每次放學種是在那待到太陽下山才慢條斯理的走回家。當然,我不是一個人傻傻的呆在那邊,那時身邊多了一些同學,我們會在放學後到建築工地那玩耍。在那邊雖然稱不上無拘無束,但起碼可說是愜意自然。我們會在那排磚塊,作為假想敵,然後在一舉打毀之;不然我們會在沙堆上挖山洞,有時候山洞深到要兩個人趴在沙堆上,同時朝對方挖去。我們之所以樂此不疲的原因不是因為喜歡沙子的味道,即使常常弄得滿嘴沙;我們是在享受那種山洞挖成功時的喜悅,因為在挖大山洞時,是有困難度的,身體趴的位子,下手開挖的地點,與同伴之間的默契等等。有幾次都在最後兩邊要接通時,洞口垮了,然後就會換來我們一致性的驚呼。



空地旁除了建築物本身我們不會靠近外,其他東西都是任我們玩的,像是右邊灰灰的大沙堆,右前方橘紅的磚塊堆,正前方的鐵桶木板,最讓我們感到奇特想玩的就屬停在左邊的那台歷經風吹日曬雨打身上充滿油污灰塵卻還能看出是黃色的大怪手。



在每次的放學後,跟同學朋友們打完了磚塊人,挖好大山洞,又在鐵桶木板邊玩個捉迷藏後,我們會坐在怪手身後,吃的老師給的糖果餅乾,唱著老師新教的歌,看著前面一條蜿蜒向上的小路,讓目光跟著小路前進,直到小路消失在樹林身後!



有次的春節,我們買了鞭炮,其實就是些水鴛鴦,沖天炮之類的煙火。我們會炸瓶子,炸沙堆,用磚塊做沖天炮的起飛跑到。後來還玩混和的,把煙火亂亂配,兩三個人同時點;不然就是水鴛鴦亂丟,不是水溝就是爛泥巴。之後我忘了是誰把水鴛鴦丟到鐵桶中,一開始都沒有人發現,直到好大的一聲”碰”突然響起,嚇壞了大家,嚇壞了街坊鄰居,我們有默契的一窩蜂往家裡的方向奔去。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些鐵桶是裝油的,還好當時的鐵桶是用完的,只是氣爆!



在升上四五年級後,活動的地域慢慢的又由建築空地轉移到了學校。學校大概離家裡有十五分鐘的腳程。一進校門口,右邊是辦公室,辦公室前面有放置一台自動販賣機,我們很喜歡它,即使它常常吃錢。不過,吃錢歸吃錢,它時常的請我們喝飲料,或給我們一些回饋金。因為我們在假日去學校時,看到他的第一件是就是,踹,我不敢說這是優良習慣,但這卻是歷史悠久的傳統。不過,踹也要靠運氣,有時候會掉瓶飲料,有時候是掉些錢,另外有些時候是踢到鐵板,被老師抓到,被罰在自動販賣機前罰站,以及跟它道歉:對不起,我以後不會再踢你,我會好好的對待你。記得那時被罰過說三百次的,因為我是用飛踢。



由販賣機往右邊走,經過一個走廊,是低年級的教室,只記得入學那一天下雨,其他的就模糊了。



在爬個十五階的樓梯,向右在上五階的樓梯是自然教室,對那裡只有用瓶蓋爆米花跟水的蒸發這兩個實驗比較映象深刻。記得那時專心注視著瓶蓋中的玉米,當玉米爆開的那時,老師也從椅子上跌了下來。關於水的蒸發,我只能說,老師很妙,鐘響後老師拿著澆花用的水桶進教室,然後就像澆花那樣,把全班澆過一次,那時是夏天,大家也都是笑著被澆,澆完全班後,老師把剩下的水全往自己身上倒。真的是一個很妙的老師。



如果由低年級的那十五階樓梯上來後,往右邊走,是中年級的教室。在三四年級的教室中間有條走廊,穿過走廊會到學校的後球場,一個巧固球場,到現在我還是搞不懂的規則,所以我們到後球場都是再打躲避球。



若沒有到後球場,左邊是司令台,在他的左邊有溜滑梯跟蹺蹺板,是取走我們每次下課十分鐘的地方。我不知道其他地方是怎麼玩法,但是,我們學校的蹺蹺板,不是用來比重量,而是用來比力量的。不管上面是誰,把版子壓下就是勝利,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兩個班級在用蹺蹺板暗中較勁。



蹺蹺板的右邊有著一棵好大的樟腦樹,前面有個斜坡,下去後有個大象溜滑梯,是我們常常在玩追逐遊戲的地方。



在走過一片草皮,經過保健室,又回到了販賣機的地方。在這一圈的中間是操場,有籃球,躲避球場,還有一個跳遠的沙池。



壞念以前的生活,想念以前的地方。但在一次動盪之中,一切回不來了,剩下的只有回憶。



那一年,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



後來的組合屋教室,就是我高年級的上課地方。



畢業後,校舍翻新,重新規劃,完全的把以前的東西完全的抹煞掉,留下的只有一些泛黃的相片,跟腦海中零星的記憶。



我也因此才體認到,思念的感覺,思念以前的感覺。



思念就像爸爸的汗,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那種鹹味,好鮮明。就像坐在怪手身後看著的那條蜿蜒小路,雖然不明確,但卻有著方向,即使不知道通往何方。就像被壓在水泥石塊下的教室,雖然已經全然翻新,但還是好重好重!



3 則留言:

  1. 飛踢販賣機那段..一整個..噗XDDDD


    回覆刪除
  2. 寫的好讚噢!!

    天ㄚ天ㄚ 真棒的散文 > <

    回覆刪除
  3. 雖然是好久以前的文~

    不過是好文,幫你推一個(?)



    什麼是國期中啊~國文期中作業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