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人們,無聊的時候,都在做些什麼呢?
中國人是找事情"打發時間",外國人是找事情"kill time"。
而不管是打發還是kill,就是有些人是不甘無聊的,就像我。
國小的時候,老師是通才的老師,這也意味著,從踏進校門進到教室跟踏出教室走出校門的期間,有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跟老師大眼瞪小眼。
而小孩子總是喜歡新鮮、活潑好動,不只有下課時間吵鬧,上課了也都是樂在其中。
記得那時,六年級吧。九二一大地震過後不久,教室從水泥磚塊變成了那時流行了好一段時間的組合屋。
而地點從原本離我家近十分鐘路程的遠方轉移到了距離我家五分鐘不到的近處,新校區有幾個原本學校沒有的特色,一個是網球場,一個是遍布在學校圍牆外的夜總會。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一般國小學生所迷戀的運動,都會是躲避球。
沒了原本學校的後球場,取而代之的當然是網球場。那時,鐘聲一響,不論男生女生就是一致的往網球場飛奔,男生裡會有三至四個熱情的人士會自動的站在線外,為大家服務。
「掃腳!掃腳!」、「小心他的斜眼!小心!」、「接球阿!先救我進去!」...相信諸如此類的話語,能激起一點記憶的漣漪。
而這一些,跟"無聊"有什麼關聯呢?
其實,沒什麼關聯。
小學生,會覺得無聊的時候,通常會是"上課時間"。
而小學生,在上課上到覺得無聊的時候,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那時手機還不普遍,所以最常見的就是傳紙條。不過傳紙條的風險很大,因為紙條不像簡訊是點對點的傳,而是線性的傳。
「喂喂喂,幫我傳給XXX。」、「XXX,從那邊傳過來給你的。」然後一傳就是一節課,又或是一張密密麻麻的紙。
「在做什麼!!拿過來!!」而類似這種的話,通常會出自台上正說得口沫橫飛的老師。然後又是一頓疲勞轟炸。
就個人的經驗而言,以前還是小學生的時候,上課除了傳紙條以外,就屬眉來眼去做嘴型的時候最多了。簡單來說,就是在老師背後搞怪。
而我相信,小學六年級,國文能力不見得很流利,但髒話的話語手勢到是一項不漏的學全了。
小學生還有一樣特性,就是不服輸,不願吃虧。起碼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小學生。
因此,在某次的課堂中,我的記憶中,被重重的畫下了一筆。
小學生的身材,不論男女,都非常的兩極。大號的很大,小號的很小。
而小弟我不才,被歸類在大號的那區。座位,也自然而然的往教室的布告欄靠近。
上課無聊的時候,不是跟身邊那些臭男生竊竊私語,私私竊笑,就是跟附近隔沒兩排的女生傳紙條,在遠一點的就是使用靈活的肢體語言。
那次,剛上課不久,精神就已經被老師那奇特的聲音,帶到了恍惚的境界,進入無聊的感覺層次。
當然,小學生上課睡覺,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情。因為,小學生的活動力特別強大,精神恍惚時,最常見的對應行為就是發呆。
而我是個不甘無聊的人,發呆,對我而言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東張西望。
左看看,右瞄瞄。視線把教室掃過了幾輪,可以停在任何一點,就是除了黑板以外。
那時,眼神剛好與做在第二排第二個位子剛好轉過頭來的女生交會了。補充一點,我是做在第四排倒數第二個。
因為距離有點遙遠,給個微笑對那時的我們來說是一件很曖昧的事情。所以我選擇的是,鬼臉。拉人中,翻白眼的那種。
而她當然也不遑多讓的,用兩隻手指稱開嘴巴伸出舌頭的回敬我一個鬼臉,另外還加上了中指一枚。當然,老師還是面對著黑板疾筆直振。
我說過,還在念小學的孩子有一樣特性,就是不服輸,不願吃虧。起碼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小學生。
所以,就算鬼臉抵銷了。中指,怎麼可以讓他白白的比呢?
想當然耳,我幾乎沒有太過思考的就給她回比了一記。
結果,這個時間點,很湊巧的,老師轉了過來。
而我的中指,還明晃晃的掛在空中...
老師看著我,我也看著老師。
「蹲到旁邊去!」蹲,是老師上課常用的處罰。手放大腿,膝蓋不能碰地,蹲久會很痠,痠到麻掉的那種酸。
在小學生眼裡,搞怪歸搞怪,老師還是有絕對的威嚴。所以我聞言就乖乖的蹲到旁邊去了。心裡還暗叫僥倖,老師只以為我在搞怪而已。
當然,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就結束了。
「你剛剛比什麼?」這句話有如平地焦雷般的從講台處響起。
『沒有阿。』我還想極力掩飾。
「比出來!」我又很聽話的背叛了自己的中指。默默的把他堆了出去。
「舉高!舉高啊!」聲音傳至,我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完成了老師的指令。把中指推向空中。
旁邊的同學,耗子,笑了。
笑了整整的一節課。
笑了整整的好幾年。
其實好多事情,在當時,是多麼得無地自容。
到後來,都會變成閒聊間的一個話題。
長大阿,不就是這麼回事。
遇見無聊,然後找事情做,不論什麼事情...
反正,回想起來,不管什麼事情都是回憶的一點。
所以,無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無聊的時候,你做了什麼?
在無聊的時候,你做了什麼?
回覆刪除我
都
在
想
你
: )
我最多就是睡著了而已...
回覆刪除妳太強了!!!老師都傻眼吧
哈哈~
真的ㄚ
回覆刪除無時無刻都會想著你呢
當然
還會想想我們家的胖札摳
哭...
牠真的變好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