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都已經快要畢業了。不知不覺的,都待滿了一個學期,然後又要度過一個學期了。回頭看看一開始接觸這份課輔老師工作的時候,為的不是什麼,就只是想要嘗試看看,然後一天,接著一天,直到今天。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雖然在這路途中,還是會有不順心、挫折感,但至少都還在自己還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下學期,小學生們第二的段考已經度過了,接著就是看著班上六年級的學生們,等著期末考,等著畢業。而我,也是等著期末考,等著畢業。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不免讓我想到,國小之後的十年,可以說是社會已經為他們鋪好了一條有方向的道路;相較之下,我的之後,有畫面不用擔心的年限,就是往後的三至四年。在之後,我還真是難以想像。
記得之前有在班上說過,他們的十年後,正好是大學畢業。如果他們有心有聽進去的話,那時再回過頭來聯絡現在班上或身邊的同學與朋友們,那應該會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因為這種事情,學校的老師不會教,學校的考試不會考,但那種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卻是人的一生中,難以抹滅的痕跡,即使被遺忘了,但那終究是存在著的。
應該是我所處的課輔班程度比較好,所以我教課的時候,不太需要費太大的心力,不過相對的,在他們身上,可以逐漸的感受到,他們對於成績的追求。有時候即使已經聲明成績不採納,就只是算出來而已,他們還是會瘋狂的在意分數。看他們這樣,真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以現在的社會說來,刪減教育經費的聲響時有所聞,一直刪減,然後又在大喊,國民素質不好,這就好笑了,哪有人這樣,又要馬兒肥又要馬兒不吃草。所以看到他們這樣重視成績,我真的為他們捏了一把冷汗,因為成績真的不是那麼決定性的東西,小考的成績就更不值得一提了。所以我會一直告訴學生們,考卷改完,第一個看的,不應該是成績,而應該是看看自己是錯了哪些,是粗心還是不會,粗心的就趕快訂正,不會的就趕快詢問。成績哪時看,不都是一樣。話雖然是這麼說,但聽進耳朵去與否,就須要看學生的內心中接不接納這樣的說法了。
這學期的課這樣上下來,感覺自己有點可笑,因為自己常常會有些奇怪的懲罰或是遊戲方式,當不知道是好是壞,但無庸置疑的是,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像是我會喜歡叫他們上台說故事或是自我介紹,自己班上說完還會說到別班去,雖然會拖到上課進度也會影響到其他班級上課,但我卻認為,在適當的範圍內,是須要給予他們一些訓練的機會,因為他們遲早會須要面對這種場面,現在給它們接觸,也不無小可。會有這種想法也是源自於我當初的小學老師,那時後每兩個禮拜要上台報告一次,從生疏到不那麼生疏,也是經由經驗的累積。
不過雖然用意是好的,但她們有沒有學習到東西才是我會去在意的地方。所以我會盡量在每次她們上台說完話之後,再給予他們一些不像建議的建議。誠心的希望她們可以在我的課堂中,有所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