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心情故事_六月份

 


坐在電腦桌前,坐在靠窗位子的我,一邊思索著該如何幫心情故事起個頭,一邊想著雨會到什麼時候才停止宣洩。偶爾從窗戶跳進來的水滴,會讓心不在焉的我嚇一跳,也許,我該專心的看著窗外那些賣力表演的雨水們。




多久了,我沒有好好的去欣賞雨水的奔騰跳躍,當他落在地上水裡或是路人的傘上時,所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狀態。回朔自己的記憶,上一次看著窗外雨水宣洩,是颱風吧我想。那時我是站在緊閉的窗戶前,看著遠方的樹木被強風颳的一面倒,雨水也不時的拍打在窗面上,霧霧濛濛的。




也不知道到底過了多久,現在的我,即將離開大學,而我帶的班級也是將要面向畢業的一群。還記得剛開始接觸課輔的那個當時,就是笑笑的,什麼都不懂的,就開始去吸收,吸收學生無預警的反應,吸收自己無能為力的挫敗。然後隨著每個禮拜的一三五,一直推延,一直累積,直到今日的大家,都成長了不少吧我想。




最近六年級,考完試了,等著畢業典禮的到來,好迎向更多課本的將來。在課堂上,我的話變多了,不過課卻講的少了。在他們身上,我完全找不到自己當初上國中前的回憶。記憶啊怎麼會這麼不堪呢?但我卻記得,國中時後所發生的事件,但當時候的心情呢?現在的我,也只能揣摩,揣摩當時候的自己的心情,真是個可笑的舉動。




之前有讀過一些書,好像是說大人總是喜歡把自己的沒達成的願望加諸在小孩身上。真的,在課輔課程中,除了正課以外,我也很喜歡出些奇怪的意見,讓他們去嘗試,也去體驗當我小時後沒有體驗到但我覺得重要的事情。像是上台說話,相信嗎在我小時候只要緊張就會有口吃的毛病。但隨著年紀遞增,對於緊張的容忍量變高了,口吃的症狀就少了。所以,我很喜歡讓學生們上台說說話,讓他們知道,在堂上講話的感覺,是跟台下發言有極大的差別的。還有幾次,我讓學生自我介紹,去看他要怎麼跟別人介紹自己。讓他們去即興的改編童話故事,去讓他們感受一下,同一個故事,不只有一種可能。




也許,我並不適合當個老師。如果說老師注意的都是學生的成績,那我真的不適合吧。我總是問學生說,成績重要嗎?第一名重要嗎?讀書嘛,為的不會是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一百分又如何,第一名又怎樣。如果為了這樣的虛榮,而讓自己活得很痛苦,那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了。讀書不就是為了有更美好的未來嘛。所以我真的覺得,如果老師的眼裡只能有成績跟名次,那我真的不適合。




前一堂課,學生有項作文的作業,題目自訂。我半開玩笑的提議,就寫給十年後的自己吧。對,他們很需要,十年後的自己,會變得怎樣呢?我在小學的時候,完全沒想過的問題,他們真的可以去想想,然後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我想在無形中,我開始把自己當初錯過的,交由我的學生去幫我實現了。真得是很矛盾的心情,就像是窗外的雨…


 

1 則留言:

  1. 哈...我想.我也會那樣對學生說...

    成績並不代表一切^^

    重要ㄉ是自己有沒有努力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