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一段時間,沒有記錄自己的生活。
我喜歡這首歌,雖然不懂得曲子裡有什麼含意,但就只是很單純得會等待其中的「na na na na na ......」
有時還會不自覺得隨著音律扭動身體。
-----------------------------------------------------
研究生的生活,開始了一個禮拜多,課比大學少了近乎一半,同學也是如此,而教室反而大上許多。
十二學分的這個學期,共四堂課。
才開始,就已經有點想要結束。兩年的研究所,到底對我來說代表著什麼,我現在還是很模糊。
我並不討厭念書,但對於未來的模糊,內心不免倍感壓力。除了一周兩天的課以外,還接了幾個不無小補的工讀。
以這樣的開頭來說,算是不錯的了。
但我心裡卻有種奇妙的不安感,就好像騎車高速過彎的時候,一種失速感。
也許是因為現在的生活與當初的預想開始漸行漸遠了。
「到哪都不是自己!」
也許就只是命格影響,也許我不該想得太多。打從前些日子爸媽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命理,我的人聲就好像是考試卷上的一道題目。默默的就被解釋掉了。
我就像是故事裡的人物角色,就只是照著劇情前進,而不自知。
每個人的生活都事本內容豐富的書。那我這本,會被歸類在哪一類的書籍裡呢?
朋友數目看似不在少數的我,就像是在逛圖書館一般。
身在群書當中,手上卻沒有半本。
每一次只要沉浸到這樣的情緒裡,總是會被自己樂觀的情緒給排斥掉,就是不去想,就是否認這樣的感覺,就只是一種逃避的心態而已。
有時候心中好像渴望著什麼,但回到家之後又是一場空。
「超速緋聞」
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其中情節的一段,我笑了,卻笑的很心酸。
這部電影大意是說一個藝人,過著自己藝人般的生活,有一天突然多了個女兒跟孫子。過程中極力的在否認這樣的事實,到最後事時還是爆發出來。
而影片裡就有點算是影片的轉捩點,後半段的記者會,突然感覺很貼近自己。
其實自己沒有受到多大的重視,一切的擔憂就只是自己無畏的幻想。
自己好像常常在避免些什麼,但是回頭想想,這樣的舉動,又是那麼得沒有意義。
有時候真的不懂自己,是在保護自己,還是在保護些什麼?
就像有時候,女朋友會問些類似這樣的問題:
「那個女生是誰阿?」
「你是跟誰出去?」
「是誰打電話給你?」諸如此類的一堆。
我也不知道該回答什麼。有時候明明沒什麼事情,卻又因為我曖昧的態度,而轉趨嚴重。
沒有說清楚就必須面對大吵一架,交代的很清楚也要大吵一架。然而為了減少吵架的次數與緣由,有多少事情,會被選擇不說。
如此惡性循環著,自己就好像收集了一大堆的壞事,做什麼說什麼都覺得不對勁。
又因為這樣不對勁的舉動,又更被懷疑是不是做了些什麼。
惡性循環中的惡性循環。
這樣說來,我真的搞不懂自己是在做些什麼?
最後就選擇,眼不見為淨。為了保持良好的相處環境,一個個的朋友就只能默默得鬆掉聯繫。
就像在圖書館中,手上拿了幾本很吸引自己的書本,拿到櫃台時才被管理員告知,那些都是不外借的書籍。
人生的無奈,有時候就是開始在這個管理員。
-----------------------------------------------------------------
教師檢定考,考試日期逐漸的逼近。
要開始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
雖然這幾天綜合下來沒看多少書,但是我知道自己已經體認到,該認真的時候到了!
堅定自己信念也好,當做催眠自己也罷。
「讀書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