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報告
【問題起源】
在現今社會中,資訊網路日新月異,教育也逐漸走向電子化。網路上的訊息軟體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對於商業軟體與自由軟體之間的差異也逐漸縮小。還有現在流行的部落格,應用在教育上的效果。也正因為如此,個人對此發展方向與實行方式深感興趣,所以這次的報告我將以網路資訊作為主題。
【探討】
第一篇期刊刊載在教育研究月刊157期。他所探討的是如何在教育系統中,有效的實施e化管理。所謂的e化管理(e-management)是指運用資訊科技以及網路科技,有效處理人力、物力、設備、設施等資源,協助執行計畫、組織、決定、激勵、評鑑等事宜,以提高組織運作效能的理念與作法。
在期刊中提到了,在教育系統要有效實施e化管理,首先必須建立容易操作以及最低傷害(如低污染、低輻射)的使用環境,以提高使用者的意願。其次是要把資訊及網路素養列為師資培育的必備課程,使每一位教師在進入職場之前就具備此一素養。
第二篇期刊是看載在師友月刊2007.01。所探討的是,自由軟體在資訊教育上的應用。目前的國中小在資訊教育上,仍然存在著電腦軟體經費不足、非法使用商業軟體、軟體非教學取向設計、資訊安全等問題。而自由軟體的開放、穩定、分享與安全的特性正好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並且由於自由軟體的多樣性、所需環境與安裝的便利性、操作介面的親和性,使得他在教學與學習的輔助上可以有更多應用的可能。
第三篇是開載在教師之友第48卷第二期。是探討如何去製作電腦遊戲。文中說道,現在的小孩都沈浸在遊戲電玩中,與其強烈的去制止他,倒不如支持他們朝著更高一個階層前進,鼓勵他們用功讀書考上資訊工程系,以後製作出遊戲電玩讓大家玩,這樣就能提升孩子上進的心態。
遊戲製作是隸屬於數位內容的一部份。所謂的數位內容是將圖像、文字、影像、語音等資料運用資訊科技加以數位化並整合運用之產品或服務。
數位內容製作八大領域包括:
1. 數位遊戲
2. 電腦動畫
3. 數位學習
4. 數位影音應用
5. 行動應用服務
6. 網路服務
7. 內容軟體
8. 數位出版與典藏
數位內容產業具有發展知識經濟與數位經濟之指標意義。若可將其融入教育系統中,將會使小孩們主動去探索,進而提升自我能力。
第四篇論文是刊載於師友月刊2007.05。
第五篇論文是刊載在師友月刊2007.06。
這兩篇是連貫的,是探討現今流行的部落格在教育上的應用。
部落格通常是由一個人經營的,透過網際網路的路徑將簡短、經常更新的文字或圖片資料刊載在個人的網頁空間中,這些資料按照年份和日期到序排列,並由網頁所屬的伺服器代為宣傳、分類或群組,使其他使用者或參觀者得以拜訪該部落格,進而有討論與交流的衍生活動。
而部落格應用在教育上時,可以彙整出七種用途:
1. 一種教學輔助工具
(1) 輕易的上傳授課綱要和補充教材,方便學生預習和複習
(2) 匯集課程相關網站,勾勒知識地圖,讓學生自行學習
(3) 建立數位化知識管理系統,儲存教師、學生與課程的相關資料
2. 群體學習的平臺
網誌是一個互動性強、強調分享的對話平臺。
學生可以發言,也能閱讀到同學或老師讀意見。
3. 教學資料庫
教師能將上課的資料以電子檔的方式存放在網誌,也可以將各種補充教材上傳,減少印製講義的開銷。
4. 電子形式的溝通管道
網誌可讓教師隨時公告補充訊息,並提醒學生與家長課程進度與交辦的作業;學生可以在這裡提問或回應,讓教室裡的討論得以延伸、深化。
5. 記錄學生個人發展的幫手
經營個人網誌或同學社群網誌都是一種公開發表言論的練習,也是學生與其他人接觸的機會。
倒序式的時序標籤使教師家長與學生再一段時間後,能看到學生在各個學習領域的發展與心智的成長;學生本人除了能看到自己的成長之外,也能看到同儕成長的軌跡,有助於增進學生的自我認同與自我肯定。
6. 數位化的學生作品展示櫥窗
學生的作業或作品被展示出來是帶給他們繼續進步的動力
7. 教師專業職能發展的介面
將網誌當成教師個人專業的電子檔案夾,有系統的管理及使用教學資源,可以提升教師的工作效率。
教師可以在網誌上
(1) 儲存個人的教學研究檔案
(2) 展示教學成果並接受外人的參觀與批評
(3) 記錄教學經驗並與其他教師分享經驗,進而形成一個社群,當教師社群針對議題討論出共識時,往往能形成多元的行動力來推動改革。
【結論】
在這五篇期刊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瞭解到,其實現在教育已經跟網路資訊密不可分。在現在的教學中,也許還不置於高科技到全部的電子電腦化,不過,在課堂、報告、作業等,都已經是以網路為主流。網路上的知識與更新的速度,都是非常的快速的!而在學校行政方面,電腦也已經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工具了。學生的資料一個個的電子化,不再像是以前那麼的佔空間和雜亂難尋。
在網路資訊的使用上,必須具備幾本的資訊與網路素養以及操作技能。對於態度也是很重要的,不知遵守禮儀以及輪裡的資訊、網路使用者,往往會造成資訊外流、竄改等意外,不可以不注意。最後要注意軟體、硬體環境的完整以及維護,使其能維持最高的可用性,這樣才能有助於行政計畫、組織、決定、激勵、評鑑的實施,進一步提升行政與教學的效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