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統整課程_心得之三
跨學科的部分,我記得伯穎那一組的櫻花鉤吻鮭。
雖然映像沒有很深刻,因為只記得有看了些圖片以及影片。
不過對於跨學科統整倒是有了清楚的概念。
所謂的跨科統整課程是指在兩種、或是兩種以上的研究領域之間建立並更新連結,
以其中一種學科的研究方法、語言以及觀點來探究、描述以及解釋連結的學科,
並且賦予那些連結的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中心精神以及知識型態;
而跨科統整課程的目的是在於轉化教師及學習者對於學科知識的思考典範或後設性情況,
以使原來的學科經統整後產生更新的意義、以及變通的思考內容、方式與方向。
記得那一次的上課,我們台下做為學生的同學們都很調皮,會很自然的對老師提出心中的疑問,而且還是追根究底的那種問。
那天也真的是辛苦了那一組的同學。不過也從這裡我也有了新一層的體認,
因為不論台下的是同學還是學生,大家都是會又熟捻的狀態,要怎麼在輕鬆與秩序間取得平衡點是我們所必須要去思考以及研究的地方。
而就教學而言,我覺得有時候對小朋友不能呼巄。
其實,在我的觀念中,學生的問題可以不用全部都回答。
雖然老師在小朋友眼裡是全能的,不過有時候讓小朋友自己去找尋答案也無償不是件好事。
所以我會認為說,在學生發問氾濫的情況下,可以請他收集資料,賦予他使命感,讓他覺得他是在幫忙老師幫忙同學們,進而認真的去找出答案來。
這應該也是個教學的技巧吧。
除此之外,我覺得他們這組的表達都算不錯,因為除了個人風格與因素外,怯場的情形很少,台風都非常的穩健。
不過,在受到學生質詢的時候,陣腳都會不自覺的亂掉,而且通常在短時間內會抓不回來。
就教學內容而言,不諱言的,是有點沉悶。
所以不管是什麼統整課程,教學的靈活性是要有的,不然學生的注意力不佳,教學內容再豐富也是枉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