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心得 - 課程評鑑

課程評鑑,給我的感覺有那麼一點得不討喜,為什麼呢?



因為光是聽到評鑑,就會不由的聯想到貧賤...這是題外話。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評與貧的注音是不一樣的喔!



課程評鑑這堂課,記得老師有提到評鑑時應該要從何處著手進行,如果筆記沒有抄錯的話,是組織和運作、課程計畫、課程實施、課程成效。



內容大略如下:



組織運作:組織表、經費、會議、領導



課程計畫:目標、內容、活動、評量



課程實施:教學、研習、家長參與



課程成效:學生成效、家長滿意度、教師成長



在上課之前一想到課程評鑑,身體會不由得生出一陣不自在感,但這種感覺絕對不是因為課程評鑑本身,而可能是以前小學時,在上課時站在教室後面的那些評鑑長官們給的心理壓力吧,因為有外人在,做什麼都不自在。也許是小時候比較聽話吧,在老師再三的告誡之下,一心想要表現出老師所要求的專心上課,以至於對我那無憂慮的童年添上了那麼一點的壓力記號。



而在上完課後,才深深的感覺到評鑑的重要。評鑑是為了促進課程的決定,有評鑑才能讓課程有一定的品質,讓教學達到更好的成效,也使得學生對教學能有更好的吸收。



而評鑑的方法有目標模式、外貌模式、差距模式、CIPP模式、評鑑研究中心模式。乍看之下只有五種,不過只要仔細的研究,就會發現其中的難度與其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